电话:010-83210238

北京聚医杰医药科学研究院35周年回顾——35年助力中医谱新篇

发布时间1 : 2024-08-19作者 : 北京聚医杰 来源 : 本站

 北京聚医杰医药科学研究院(简称“北京聚医杰”)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末(1988年)在原国家卫生部部长崔月犁、原国家卫生部中医局局长吕炳奎等领导支持下创办的中医药学术机构,专门研究中医药政策和服务基层中医,至今已35周年了。回顾35年来“北京聚医杰”为助力中医药发展所作出的贡献,将激励新时代的中医药人为传承创新作出更大的努力,争取更大的光荣。
   
一、 建言献策,助力农村中医发展

上世纪的1989年,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成立之初,也是北京聚医杰医药科学研究院建立之初。受崔月犁、吕炳奎两位老领导的委托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委派,时任湖北省麻城市卫生局副局长兼北京聚医杰医药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的江淑安同志组织相关人员分别到湖北省麻城市、公安县、河南省邓州市、湖南省慈利县、山西省临汾地区、山东省海阳县等地调查农村中医药工作,并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写出了《我国农村中医工作的现状及发展建议》,受到时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胡熙明和医政司司长詹文涛的高度重视,专门召开办公会,听取江淑安同志的汇报和工作建议。江淑安同志提出了两项建议,一是建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应把工作重点放在农村,因当时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百分之八十,而且缺医少药,许多贫困的农村因病致贫、因贫致病非常严重,迫切需要推广运用具有“简便廉验”的中医药为广大农民的健康服务,建议在全国选择一批有认识、有基础的县市作为“创建全国农村中医药工作先进县市的试点单位,以点带面,全面促进我国农村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在调查中还发现,当时的山西省临汾地区所辖各县市重视中医的专科专病建设,创建了一批中小型中医专科医院和中医专科科室,发挥了中医药的特色医疗优势。二是建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临汾地区召开一次会议,面向全国推广介绍他们加强中医专科专病建设的作法和经验。江淑安提出的两项建议经国家中医管理局研究后均被采纳,于是于19895月开始筹备,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负责主办、北京聚医杰医药科学研究院负责承办,于当年11月份在山西省临汾地区召开了有各省市卫生厅分管中医的副厅长、中医处长、部分地县卫生局局长及中医院院长参加的首次“全国中医专科专病医院建设经验交流会”向全国推广了临汾的经验,为后来的中医专科专病医院建设吹响了集结号。19907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在北戴河专门召开了“全国农村中医药工作先进县市建设研讨会”,特邀江淑安院长参加,并参与起草《全国农村中医药工作先进县市创建工作建设标准》及《验收办法》。会后在全国选择了山西省临汾地区、山东省烟台地区、湖北省麻城市、公安县、江苏省高邮县、黑龙江省望奎县、广东省阳春县、罗定市、河南省邓州市等县市及地区作为首批试点单位,五年一个建设周期,到了1996年第一批试点单位的建设周期已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又委托北京聚医杰作为评审验收单位之一,江淑安院长担任评审验收专家组组长、率领专家组到相关县市进行评审验收。验收完成后又认真总结经验,提出新建议。后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又召开会议,向各省市推广试点单位的经验,要求每个省市再新开展10个县市作为农村中医药工作先进县市的建设单位,这一举措使全国各地的农村中医药工作普遍得到重视和加强。时间一晃过去了30多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及医政司的领导换了很多届,但历届领导都重视农村中医药工作,这项工作一直坚持到现在。只是名称上改为“创建全县基层中医药工作创建先进单位”其内涵和实质未变,201710月江淑安院长又应邀参与评审验收。凡是了解这段历史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老领导都会说:农村中医药工作的发展,离不开北京聚医杰医科院和江淑安院长的建言献策和大力支持。
   
二、 争取政策  助力民间中医发展

 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和与专门从事民间中医课题研究的中国科技情报研究所贾谦教授交换意见,北京聚医杰医药科学研究院通过论证后认为:民间中医是一支庞大的队伍,是基层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但由于体制和政策原因,他们得不到公正的待遇,2000年实行执业医师制度后,许多民间中医一夜之间变成了“非法行医”者屡遭歧视和打击,个别地方甚至出现冤假错案。民间中医带的学徒不被认可,不能考试行医。但民间中医分布在广大农村和城市街道,他们与农民和城市居民朝夕相处,运用中医药为广大农民和城镇居民防病治病,人民大众需要他们,传承中医也需要他们。北京聚医杰医科院一方面为他们呼吁,一方面为他们争取政策。江淑安院长先后写出《民间中医是传承中医的重要力量》、《老百姓的需要就是民间中医存在的理由》、《应重视民间中医事业》、《民间中医最富有创新精神》、《支持民间中医发展多办个体中医诊所》、《呼吁:给民间中医一个发展空间》等文章在《中国中医药报》、《医药卫生报》、《人民网》、《新华网》等媒体上宣传,为民间中医们呼吁。为了宣传优秀的民间中医,2009年还编印出版了大型画册《中国优秀民间名中医》。江淑安院长还多次向时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和时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司长的许志仁等领导同志汇报反映加强民间中医药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终于促成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201111月在北京召开了建国以来首次“全国民间医药工作研讨会”,并出台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加强民间医药工作的意见》(201135号文件)。鉴于许多民间中医本应按“老人老办法”解决执业医师资格问题,由于认定政策停止了执行,江淑安院长反复多次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国家卫生部有关领导的工作,要求开“绿灯”,应按“老人老办法”解决部分无医师资格证的民间中医的问题,终于促成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卫生部在2007年联合出台了《关于妥善解决中医、民族医医师资格认定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卫发200743号文件),为全国各地2万多名无证的民间中医解决了医师资格证的认定。

 鉴于民间中医们大多“先天不足”,没有学历,不能报考执业医师,为了从政策上长久解决民间中医合法行医的“取证”途径问题,北京聚医杰医科院和江淑安院长积极关注《中医药法》的立法进程,争取通过立法来解决民间中医们的考证问题,先后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卫计委、国务院法制办、全国人大法制委等单位反映诉求,要求《中医药法》中增设民间中医考证的“绿色通道”,2014年、2015年全国“两会”召开前夕,北京聚医杰医药科学研究院分别向几十位医药卫生中医界的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致函,要求写提案解决民间中医的“取证”问题。在包括北京聚医杰医药科学研究院江淑安院长等各方人士、社会各界的呼吁努力下,在全国人大常委会的重视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终于于20161225日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二十五次会议上通过,并于201771日起施行。其中专列了第二章第十五条为无证的民间中医开辟了法律和政策上的考证“绿色通道”。根据《中医药法》的规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2017年开始了紧锣密鼓地起草《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管理注册暂行办法》,北京聚医杰医药科学研究院院长江淑安教授作为特邀专家参与该文件的起草和研讨,该文件起草完成后于201712月由时任国家卫生计生委主任李斌签发文件予以公布实施。“中医医术确有专长医师资格考核”政策实行5年来,又为全国2万多名无证的民间中医解决了“合法行医”的问题,而且这项考核政策将长期坚持下去,将会使更多的无证民间中医受益。
   
三、 搭建平台  助力中医学术交流

 北京聚医杰医药科学研究院建院35年来,不忘初心,牢记崔月犁老部长的嘱托:“要为基层中医搭建好学术交流平台”。自198911月承办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办的首次“全国中医专科专病医院建设经验交流会”以来,在35年中主办或承办了大大小小的中医药学术交流会或培训班达100多场次。199310月在山东省海阳县主办了“首次华夏医药学术交流会”、199312月在武汉市主办了“首届全国农村中医药学术交流会”,这两次会议都得到原国家卫生部部长崔月犁、原国家卫生部中医局局长吕炳奎和时任国家卫生部副部长兼国家中医管理局局长胡熙明的题词或致贺信支持!从1996年——2005年这10年间,与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合作,共主办承办了“全国中医专科专病学术经验交流会”10余届,“新世纪中医特色专科专病经验交流会”35次;自2006年至今,共主办了16届“聚医杰全国中医百佳名医学术交流暨民间中医论坛”,49届“聚医杰全国特色医疗名医学术交流会”,11届聚医杰全国中医疑难病学术研讨会”;2007年——2010年还承办了6届中华中医药学术主办的”全国中医难治病学术研讨会和3届“全国中医医院业务管理经验交流会”还承办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办的7期“全国中医医院院长培训班”和两届“全国中医医院管理经验交流会”。有的会议已形成了品牌会议,在行业内得到了认可和好评。北京聚医杰医科院主办或承办的学术会议,由于注重实用性和发挥中医药特色医疗优势,不求高大上,不搞花架子,面向基层中医,公立单位中医与民间中医一视同仁。每次会议都有交流与研讨的重点,主题突出,都有新意,或邀请国医大师、名老中医或专家教授来讲课,所以参会者络绎不绝,有的会友坚持30多年或20多年,年年或隔年都要参加聚医杰主办的学术交流会。原山东省政府机关医院中医科主任、中医主任医师沈峰自2007年起至现在,每年都要参加北京聚医杰主办的学术会议,他说:“他参加过很多单位主办的中医药学术会议,但发现北京聚医杰是真心实意地为传承创新中医服务,是为基层中医提供学术交流的好平台,每次都有新收获,所以我跟定了北京聚医杰”!现在沈峰医师每年还赞助经费支持北京聚医杰医科院主办学术活动。

 有一位广东湛江的老中医,他经常参加北京聚医杰主办的学术会,在一次会议发言中,他总结参加北京聚医杰主办的学术会议或培训班有六大好处。一是可以学习新经验新技能,提高自己,帮助别人;二是可以会晤老朋友、结识新朋友,特别是可以认识一些领导和专家;三是可以了解新信息和国家的新政策,为我所用;四是参加学术会有归宿感,可以常“回家”看看,每次参会,会务组工作人员非常热情,服务周到,有“回家”的温暖感;六是参加学术会有荣誉感,北京聚医杰把我们当成是员工,每年进行工作总结与评比,奖励先进,使过去的“无人问津”变成“关怀倍至”增强了正能量。

 35年来,全国各地已有几万名基层中医、民间中医都参加过北京聚医杰主办的学术会议或培训,使他们扩大了眼界,增强了信心,更加热爱中医药事业。这些会友或会员当中有的现在已成为国医大师、中医泰斗或名老中医,或某一专科专病方面的专家,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看法,说“北京聚医杰是基层中医之家”或说是“民间中医的黄埔军校”!
   
四、 研究中医   助力中医传承创新

 北京聚医杰医科院成立35年来,坚持以研究中医、发展中医传承创新为己任,在中医“软科学”研究方面,除前面讲到的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建言献策外,江淑安院长还于1992年主编出版了我国第一本《中医药管理研究》(中医古籍出版社出版)、2016年又主编出版了《中医药发展研究》,这些填补了中医管理学方面的空白。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还承担了湖北省卫生厅的“农村中医药工作目标管理方法研究”课题,经三年立项研究在麻城市实施后,取得了明显成效,后被鉴定为“中医软科学”管理成果,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成果二等奖,并向全国推广。进入新世纪后,又对“中医医院业务管理、后勤管理”、“基层中医人才培训研究”等项目进行了研究,均取得明显成效,有的达到国内中医管理先进水平。

 在中医药学术研究方面,北京聚医杰医科院成立了专家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还在会友中分别成立了“风湿骨病研究学术委员会”、“中医肝胆病研究学术委员会”、“中医老年病研究学术委员会”、“中医疑难病研究学术委员会”等内部专题科研组织,分工负责,制定研究计划和实施方案。近十年来,在总结各项学术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先后主编出版了《附子的研究及临证运用》、《黄芪的研究及临证运用》、《柴胡的研究及临证运用》、《麻黄的研究及临证运用》、《桂枝的研究及临证运用》等,这些对单味中药的研究及运用成果填补了中医药学术研究方面的空白。在中医药特色医疗的研究方面,先后主编出版了《中华中医药特色医疗优秀文集》13辑,荟萃了600多位中医专家及基层中医的特色医疗经验。在总结中医临床专科专病新经验方面,先后主编出版了《中医药治疗面瘫新经验》、《中医药治疗痹证新经验》、《中医药治疗脾胃病新经验》、《中医药治疗皮肤病新经验》、《中医药治疗妇科病新经验》等,荟萃了国医大师、名老中医、基层中医在新时代中医临床实践中的新经验。20237月还出版了《新时代基层名中医优秀文集》(大型文集)。为了总结推广基层名老中医、民间中医的医疗经验,江淑安院长领衔搜集整理主编出版了《中国基层百佳名中医实用验方选》、《新编中医实用验方效法》、《民间常用单方验法1000首》等介绍实用经验的工具书;为了帮助基层中医学习中医基础理论,还主编出版了《中医基础理论学习悟要》、《中医诊断学学习悟要》等;还出版了个人专著《江淑安教授医论文选》、《江淑安临证医案选》等。这些学术专著的出版既展示了北京聚医杰医科院的中医药学术研究成果,填补了许多中医药学术研究方面的空白。受到许多国医大师、领导专家们的好评,更是受到了广大基层中医们的欢迎。现在北京聚医杰医科院已形成院内院外相结合的、学术交流与培训提高相结合的、中医药传承与创新方法,已收到了明显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