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可老中医是闻名我国中医界的一位民间中医大师,也是北京聚医杰的一位老会友,他的学术成就和贡献远远超过许多政府部门任命的“国医大师”,他在众多的中医学者心目中,是一位真正的名老中医或国医大师,他退休后至到去世也没有获得一个政府部门授予的中医荣誉奖项(他退休后自己开了中医诊所,可能是由于体制的原因吧?)。李可老中医是我们北京聚医杰医科院和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的铁杆会友,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到2003年间他一直坚持参加我们的学术研讨会和交流会,从他的经历中我认为民间中医也需要鼓励、提高和展示。
首先谈谈鼓励。从幼儿园的小朋友到耋耄老人都需要鼓励、需要增加正能量。民间中医也是一样,需要鼓励和增加正能量。从九十年代初我与李可老中医的接触中,除了发现他对中医事业的挚着外,也发现他对当时的中医、特别是民间中医发展环境不好有深深忧虑。因他退休后也是干“个体”,遭遇了一些歧视,更谈不上得到政府部门的肯定和鼓励,成了一个体制外人。我与他多次倾心交谈,鼓励他办好自己的诊所,我当时说干民营中医也是为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作贡献。并给了他一些荣誉和鼓励,2001年还吸收他加入当时成立的“全国民间医药研究专家委员会”。他在一次来信中感激地说,我与他的谈话及协会给他的荣誉,给他以力量和鼓励,使他这位年迈的老人为中医的传承发展树立了信心、坚定了决心。他后来不断总结经验、出版了学术专著,并不辞劳苦到处讲学、带徒授业,不能说与我们当时的鼓励无关。
民间中医是弱势群体,是中医队伍中最不受重视者,他们更需要支持,更渴望得到鼓励,更希望得到重视,但由于体制原因和长期以来形成的“左”的观念影响,他们工作干得再好,也难以得到各级政府部门的肯定和表彰。2018年我国实行第一个“医师节”,当时各地政府的卫生、中医行政部门慰问、表彰优秀或先进的医师,从各地的报道中(我们也作了一些调查)没发现有慰问表彰民营中医医院或民间中医的。《中医药法》已明确规定“国家支持社会力量举办中医医疗机构。社会力量举办的中医医疗机构在准入、执业、基本医疗保险、科研教学、医务人员职称评定等方面,享有与政府举办的中医医疗机构同等的权利”。为此我呼吁:各级政府的卫生、中医药行政部门应认真贯彻巜中医药法》,善待和重视民间中医和民营中医医疗机构。
其二,民间中医也需要不断学习提高。从我对李可老中医的了解,他是活到老学到老,为人谦虚,不居功自傲。从九十年代初到新的21世纪初,他每年都要外出参加学习和交流。哪怕他的门诊已是门庭若市,还是要坚持每年外出参加几次学术研讨会学习与交流。他是我们聚医杰的铁杆会友和坚定支持者,他常说中医博大精深,需要不断学习提高,方能传承发展。我记得2000年聚医杰主办一次中医四部经典著作研修班,请湖北中医大学著名教授李今庸(第二届国医大师)解读《黄帝内经》,李可是班上年令最大的学员,而且毎天总是早到后走,并喜欢与老师研讨。他的刻苦钻研精神我印象特深刻。观现在很多中医、当然也包括民间中医,“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省病问疾,始终顺旧”,满足于现状。在此,我也呼吁:广大民间中医应该向李可老中医学习,要不断学习提高自己,每年参加一些实实在在的学术会议,提高自己,也帮助别人,共同发展。
最后再谈一下展示自己。我这里说的展示有特定含义。是指要不断总结经验,整理出来,写成论文或者专著,予以交流或推广。李可老中医是自学中医成才的典范,他几十年坚持学习中医经典著作时坚持写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在临证中坚持对每个病人进行观察并做好记录。在《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一书中记载的一个个病案,都是他平时细心积累下来的病例资料,他对扶阳理论的运用都体现在这些病案中。这本书的出版,展示了李可老中医的经验,也帮助了同行和后学,又提高了自己的知名度。使一个享誉一方的民间老中医成为享誉全国的中医大师。这不是李可要宣传自己,这是对中医能治疗急危重症的展示。也是对那些缺乏自信的中医、认为中医只能治慢性病的人一个展示。李可的名气大了,靠的不是政府部门的任命或授予的荣誉,开是靠的这本书带来的自我展示,赢得了社会和中医学术界的认可。所以必要的展示是必要的,俗话说高手在民间,自古民间出名医,我国民间中医中确实蕴藏着许多有真才实学者,我希望他们在繁忙的诊务中应挤出一点时间来,总结一下自己的经验,整理出来展示一下,既帮助同行,又奉献给社会。千万不要保守,要向李可老中医学习,为中医的传承展示自己,作点贡献。特别是民间老中医们经验丰富,但时间有限,不要老忙于诊务,应安排一定时间用于总结整理临证经验,象李可老中医一样展示一下自己,奉献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