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10-83210238

当好中医人,做好中医事

发布时间1 : 2024-01-02作者 : 北京聚医杰 来源 : 本站


——
在聚医杰学术年会的讲话(摘要)

    

1234.jpg

  “英雄相聚英雄城,研讨岐黄惠杏林。总结经验鼓干劲,抖擞精神再出征”。不平凡的2021年即将过去,充满希望的2022年正向我们走来。值此辞旧迎新之际,我们聚集在英雄的江城武汉,召开“第15届聚医杰全国中医百佳名医暨好中医好诊所论坛”(聚医杰2021年学术年会)大会。我感谢诸位的参会,也感谢各位领导、同仁们的大力支持!

一、珍惜美好时代  增强中医发展信心

我们应庆幸生活于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能从事中医药这个伟大的事业。曾几何时,有人在上海召开会议成立“全国反中医联盟”,叫嚷“中医不科学”,要求“取缔中医”等。我们曾愤怒过,但也无可奈何过!是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于2012年底成立后,旗帜鲜明的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说中医药是打开人类文明宝库的钥匙,要把中医药事业继承好、发展好、保护好!我们感恩习近平总书记,感恩党中央、国务院!这才使得反中医者偃旗息鼓!大家回顾一下,自2013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几乎年年都讲发展中医药,经常考察中医药。在201612月底,国家出台了中医药界盼望30多年的《中医药法》,从法律上奠定了中医药长远发展的基础;随后又出了一系列的配套文件和新的政策,在2021年初。国务院又发布了《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国办发20213号)的文件,这些都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发展中医药事业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因此,作为一名中医人,我们必须也应该站在大局高度认识到这些,对从事中医药工作、发展中医药事业增强自信心和自强力。

中医药是一个伟大的宝库,不仅历史悠久,文化渊博,而且在防病治病上有着现代医学不可替代的作用。2003年的抗击“非典”是很好的验证,2020年初武汉及部分省市发生的“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治又再次证明了中医药的神奇功效。所以,我们一定要担负起中医药传承创新的重任。

二、学习了解中医政策  结合实际发展自己

我们经常接触到一些基层或民间中医,抱怨执法部门卡的太紧,自己想从事中医医疗工作,但苦于没有合法的行医资格,往往受到执法部门的打击,因而有些人主张国家对中医人员不能实行考证,而应任其自然。有这些想法的民间中医,往往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没有认真学习了解国家的中医药政策,没有积极主动的学习钻研,自觉适应政策的要求。在这里,从我学习中医干中医的50多年的经历和目睹中医药事业的开放发展过程,希望那些仍在抱怨的同仁,应该加强学习,了解政策,为自己所用。比如没有合法行医资格者,可以申请参加《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这是《中医药法》出台后国家新出台的一项政策,也是为无证的民间中医打开的一扇大门。执行三年来,虽然各省市开展的不平衡,但全国已有5000多人通过这个途径获得了行医资格,光我们“聚医杰”这个团队里就有几十人获证。可惜的是有些人至今不了解这项好政策,更不知道怎么样报名、怎么样准备申报材料、怎么样应对考核,他们也不愿意参加我会的培训指导,反而相信花大价钱能包取证的骗人者。另外,“中医康复理疗师”、“中药师”等专业技术资格的取证培训,也能让无证的“白身”成为“专业人才”,可是有的人却不感兴趣。如国家新政策规定,每个中医诊所必须配备一名中药师负责调剂,修改后的《执业医师法》规定,有助理执业医师资格可以在县以下医疗机构中独立执业;国家鼓励开展中医养生保健、医养结合、中医康复理疗等,对于那些暂时没有行医资格证者,都提供了用武之地。只要我们干一行爱一行,认真钻研,行行是可以出“状元”的。

每一位热爱中医者,应选择好自己的发展方向,有执业医师资格者,应在中医医疗上不断钻研,力争成为特色中医;开办中医诊所者,应把诊所办好办出特色来,有了特色才能在医疗市场竞争中有优势;暂时没有执业医师资格者,在努力学习考证的同时,可以选择先从事中药调剂工作或中医康复理疗工作,或中医养生保健工作。已是名老中医者,要多多保重身体,不要整天在应诊一线;要注意休息,注重培养学术传承人,也要多多总结自己的临床经验,传于后人,奉献给社会。

三、珍惜社会荣誉  做先锋模范人物

我也常接触到一些朋友抱怨,说各级政府或政府部门评选劳模或先进工作者,或国医大师或名中医等,几乎没有我们民营中医的份,这的确是事实。国家从总体政策上对民营与公立中医人是一样的,但在实践中往往是重公立轻民营,所以很多评选都没有民营中医的份,这也是不公平的。由于体制内外之别,这种情况将会长期存在。但社会组织授予的各种荣誉恰恰可以弥补这些方面的不足。谈到荣誉表彰,有政府表彰的,也有社会授予的,社会授予就是指像我们“聚医杰”、“民间中医协会”这样的学术组织或其他社会机构授予的,虽然属于内部评选,同样也是难得的也是光荣的。所以千万不要瞧不起社会组织授予的各种荣誉,他同样可以取到鼓励先进、弘扬正气、增强正能量的作用。最近,有一位老中医给我微信说,他最近参加了本市百名名老中医的评选,因有名额限制,他就是凭我们给他颁发的获奖荣誉,得分优于他人而当选,故而来信感谢我们。

我不主张中医人追逐名利,但对处于弱势群体的民间中医、基层中医来说,必要的鼓励和表彰,可以增强他们从事中医工作的信心和力量。希望大家要珍惜这些社会荣誉,对中医药事业的传承创新作出贡献,力争做杏林中的先锋模范人物,力争做老百姓心目中的“国医大师”或“名中医”。

四、搭好平台唱好戏  新的时代再努力

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北京聚医杰医药科学研究院,这两个组织机构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时任国家卫生部部长崔月犁和卫生部中医局局长吕炳奎发起并支持建立的。成立30多年来,为民间中医药研究开发和学术交流做了大量工作,有许多基层中医、甚至国医大师曾都是这个平台上的学术活动积极分子。像在座的陈柏林、朱华春老中医等都参加了30多年了;还有许多老朋友也参加了十几年了。许多基层中医、民间中医把协会和聚医杰誉为“民间中医之家”或“民间中医的黄埔军校”。我非常感恩大家30多年来的参与和支持。我之所以能坚持下来,一是为了继承崔月犁、吕炳奎的遗志,为民间中医事业做点实事;二是基层中医、民间中医确实也需要这样一个接地气的,自己的学术交流平台。现在办会的、交流学术的平台和机构确实很多,但大多是追求高大上、讲排场、唯专家,没有基层中医的发言权,参会只能带耳朵听,由少数几个领导专家讲,华其外而瘁其内。而我们“聚医杰”办会的宗旨是:服务民间中医和基层中医,人人都是主角人人可唱戏;推广交流适宜技术,互相学习共同提高。每次的会议或培训虽规模不大,但讲究的是实实在在,都有重点和特色,故一直受基层中医、民间中医的欢迎。十几年来,我们还力所能及地或在政策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帮助会员会友解决解决一些具体问题。

我们每年还耗资20多万元编印内部资料《聚医杰中医资讯》、《中医诊所资讯》、《特色医疗资讯》(画册)达几期,每期印制几千本,免费寄发全国各地的会员及会友,为基层中医们送去新的政策信息和医疗经验,起到”学术交流的平台、传递信息的通道”的作用,现已成为基层中医们的良师益友。

(江淑安为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副会长兼特色医疗分会会长、北京聚医杰医药科学研究院院长、主任医师、教授、国医名师。)